观察最近各地的土拍,不难发现国家队成为土地成交主力军。然而,即使是国企和城投平台,面对艰难的行业大环境,以及业务增加带来的经验和人手不足问题,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何快速提升精细化管控运营水平,如何有效保障项目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难题。
2022年1-7月权益拿地面积TOP100房企占比情况
(数据整理自:中指研究院,CRIC)
作为国内住区项目品质的领先代表,某世界五百强房企通过2年时间,集团品质标准相关问题减少了78%。现在已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反复地进行培训,也可以高效的执行和落地标准。
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得益于该房企长期对设计品质的钻研和实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借助科技,全面应用了万翼AI审图。
除了上述因经验不足原因导致的问题外,还有一类问题也需要得到更多重视。这类问题设计师一般都知道,有些甚至认为是基本不会出现,但实际情况是往往图纸中依旧高频审出。例如例如停车位挤占、结构配筋、电梯门遮挡、跨专业交圈(如洞口)等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相关的规范标准出台平均都已有超过十年的历史,而根据AI审图大数据,这些问题出错的概率到现在依旧很高。
万翼AI审图《2022住区品质数据集》高频问题
为减少这些设计缺陷对后续施工、交付等环节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高设计管控能力、提升项目品质,一方面是需要不断对项目数据和案例总结和沉淀为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将经验转化为企业设计标准并有效执行落地。
传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一线设计人员和设计院进行不断的培训宣贯,并配套一定的奖惩措施,但由于很多房企和设计院人员工作强度已经很高,难有精力去认真学习消化。
加之行业流动性大,根据某头部房企2021的年报显示,地产开发系统的平均司龄为3.68年。大多数房企的设计标准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有些甚至选择不再花时间制定和迭代标准。
而AI可以做到7*24小时始终如一地进行审图,是沉淀设计经验、解决企业标准落问题的有效手段。
以文章开头提到的某世界500强房企为例。自2020年全面应用AI审图以来,集团设计标准相关问题减少了78%,客户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流程各端口基于统一平台看图审图,在方案图报建、施工图联合会审、施工图报建都引用AI进行审查,并进行整改或采取预案。现在已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反复地进行培训,也能使标准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落地。并且建立了一套可以完整闭环和不断迭代的设计审控体系:
新形势下,对于提升产品力发挥重要作用的图纸审控环节,其方向和重点也迎来新的转变:从偏规范、制图等纯技术审图转变为减少风险和提升品质的综合性审图。例如施工返工、无效变更、交付验收、业主体验等越来越多的成本和品质类问题得到重视。
根据某知名精审机构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有开展第三方精细化审图业务的房企占比达到20%,其中仅30%的企业有成熟的设计标准或审查要点;相对而言,民企的设计标准和审控体系比较完善,地方国企和城投平台大多刚刚起步,但正快速进步。
包括万科在内,越来越多的房企都在用AI审图加强图纸审控。从国家住建部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审图试点,到今天众多房企不断深度应用,随着技术能力的不断进步,万翼AI审图将更好地助力企业和行业提升审控效率和设计质量。
2021年,中央经济会议中曾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2022年已过半,行业仍旧在低位中寻找破局之路。从长远来看,房地产终将回归产品。想要穿越周期,需要更加深入的以客户为中心,结合AI审图等科技能力,在降本提效的基础上打造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方能突出重围。
扫描下方海报上的二维码获取:
1 万翼AI审图独家上线《2022住区品质保障数据集》,限时免费阅读
2 有机会获取万翼AI审图企业版免费试用
即将成为合作伙伴
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期待合作!